肠道传染病预防霍乱肠炎伤寒甲肝
发生水灾,灾民聚居的地方环境卫生往往较差,人口密集,水源污染风险增大,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质(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会得肠道传染病、。为预防这些肠道传染病,要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和隔离病人;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清扫,建立并管好厕所,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和垃圾定时清理(掩埋或焚烧),消灭蚊蝇孳生场所,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最好加入漂白处理;淹死、病死的禽畜不能食用,应掩埋或焚烧;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净水片)消毒生活用水,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或消毒碗柜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水产品和海鲜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
(一)霍乱
霍乱是一种烈性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霍乱弧菌随病人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和食物,人喝了污染的水,吃了污染的食物,1~2天(最快的几小时)后便会得病。苍蝇、蟑螂等也会传播霍乱弧菌。
发病时往往突然腹泻,排出大量米汤样或清水样的大便,每天大便多次乃至几一次,一般没有明显的腹痛,呕吐发生在腹泻之后,也有不呕吐的。因为从大便中丢失许多水分,病人很快脱水、虚脱,小腿肚子抽筋。发现霍乱后应让病人喝大量淡盐水,最好喝用安全水冲开的口服补液盐,医院治疗。如果治疗及时,病人可以很快恢复。预防的方法是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食物要煮熟或洗净),保护水源,管好粪便,饭前便后洗手。
(二)肠炎、痢疾
肠炎的原因很多,包括腹部受凉,饮食不法,对食物过敏,吃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或受细菌、病毒感染等等。得了肠炎后大便稀而不成形,次数增加,每天二三次至二十多次,肚子痛,呕吐,吃不下饭,有的病人还发烧。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炎症,是由污染了病菌的饮料和食物传播的,苍蝇也能传播痢疾。痢疾的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数量不多,常带有脓血和粘液),每天几次到十多次,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有未解完的感觉)。中毒性菌痢多见于儿童,可以表现为发高烧、昏迷、抽风,却没有腹泻,病情凶险。患了肠炎、痢疾,病人应当休息、隔离,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多粘菌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和吡哌酸等)。
(三)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伤寒杆菌排出后,直接或间接地污染食物、水、食具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然后经口传染。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伤寒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到39℃以上时可持续10~14天,称稽留热。伤寒菌产生的毒素可使病人听力减退,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并可昏睡、神志不清、说胡话。伤寒病人的脉搏和其他的发热病人比起来要相对慢些。发烧后第6天左右,前胸、上腹可出现少量“玫瑰疹”,但不容易觉察。食欲极度减退,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舌尖及舌边缘很红。常便秘,但也有腹泻的。肝、脾轻度肿大。重症病人可发生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持续发高烧期间,病人突然出现剧烈腹痛,仰卧,不敢动,用手触腹部比平时硬,病人怕触动腹部,这是肠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的症状。肠出血的表现是大便呈黑色柏油样,腥臭。出现这些情况都表示病情严重,医院救治。
伤寒病人需住院隔离治疗,没有条件时也可在家隔离治疗。喹诺酮类为首选药,但用药时应注意药物反应,主要观察白细胞是否减少,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此外复方新诺明、氟卡青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哌酸等也能治疗伤寒。
伤寒病人的饮食及护理十分重要,病人居住的房间要安静、通风,病人有病灶的肠管肠壁很薄,怕多渣的食物,怕胀气,所以饮食要清淡。病人进食很少,在发烧期间要吃流食,可给稀粥、米汤、菜汤、鸡蛋汤、新鲜水果汁等。退烧后也仍要给软食、少渣食物,逐渐增加食量和改成普通饮食。
预防措施:①早期发现病人,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②搞好三管一灭,即管水、管粪、管饮食、肖灭苍蝇;③在伤寒流行区要普遍进行伤寒菌苗预防接种;④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
(四)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病人可有黄疸或无黄疸,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稀便、肝区疼痛等消化道症状。病人和无症状的甲肝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粪——口传染,甲肝病毒由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进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通常为散发,但在水源和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造成暴发流行。任何人都能被传染,儿童易感,孕妇与体弱者传染后病情重。已患过或感染过甲肝的人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治疗措施:①轻型病人。甲型肝炎预后良好,病死率低。急性期应合理休息,给以适当的营养如米面制品和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除重症型外可给豆制品、鸡蛋、肉类等高蛋白质食物。忌喝酒,少吃油腻食物,少吃糖,避免一切损害肝的因素(如应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或做手术、劳累等)。②重症病人。医院抢救,一般病人有条件时都应住院隔离治疗。除重症病人外,原则上不需保肝药,但可补充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病人一般都会在几个月内顺利恢复。
预防措施:①注意饮食卫生。②注意病人的隔离消毒,病人用过的食具要煮沸20分钟后再洗涤,生活用品用l%漂白粉水擦洗,被单、衣物等如不能用开水煮的要在日光下多次曝晒。③管理好病人的粪便和排泄物、垃圾等污物。④保护水源。⑤消灭苍蝇,⑥在接触病人后,应注意手和物品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防止把疾病传染给自己或其他人。⑦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含有大量的甲肝抗体,有较好的预防作用。甲肝灭活疫苗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五)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吃了被污染的或含毒素的食物后发生的一组急性疾病。由细菌、有毒动植物的自然毒物、真菌毒素、有毒化学物质所致。不包括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等。所食的“有毒食物”,外观可无异常,吃进的数量亦正常。细菌性食物中毒常常是突然暴发,潜伏期短,可造成整个工厂停产;非细菌性食物中毒虽多零散发病,但有的死亡率甚高。因此食物中毒是很重要的一类疾病,应加强预防工作。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多数潜伏期较短,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有多人发病;所有病人有类似的症状,并有胃肠炎症状;发病与某种食品有关,病人均吃过同一种食物,停止食用这种食物,发病即停止;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没吃过同种食物的人,即使同屋居住,同餐桌进食也不发病。
预防食物中毒,一是不要吃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及水产品或有怪味的食品;二是食物要烧熟煮透;三是饭后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找医生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ys/6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柠檬下午茶无油豪华早餐奶酪鸡肉墨西哥
- 下一篇文章: 医考考点必背预防医学43个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