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肾功能受损,4件事比降肌酐更重要,别
肌酐是检验肾功能的指标之一,肌酐的升高往往预示着肾功能已经出现损害,肾脏的滤过、重吸收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患者肾功能长时间受损,还会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症状,患者进入肾病的终末期,即尿毒症时期。这一时期,患者的肾功能几乎全部丧失,透析、肾移植是目前可供患者选择的维持生命的2种方式。因此,患者也自然而然地把降肌酐放在了首位。可实际上,肌酐被给予了不少不该承受的“厚望”,因为啊,很多人把肌酐和肾功能的关系搞反了:我们能够通过肌酐这项检测指标的正常或升高,来看出肾功能是否受损,肌酐属于“表现”,而肾功能受损属于“表现的原因”。“肌酐降低了,肾功能也会变好”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此,相比降肌酐而言,保护肾功能,避免肾功能加重受损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而保护肾功能,不只是做到某一点就行,更多的是全面、系统性的治疗,包括:1、降尿蛋白尿蛋白是肾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尿蛋白长期大量漏出,肾功能受损也会不断加重,最好将尿蛋白降到1克甚至0.5克以下,有效保护肾功能。2、降血压高血压和肾病2者关系密切,血压长时间升高,尤其是高血压病史10年以上的患者更容易患高血压肾病,而大部分肾病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的出现,肾病进展越严重,并发高血压的几率也会增加。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肾病患者,都应该坚持用药治疗,生活中坚持低盐饮食、合理运动等辅助治疗。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肾功能受损,其体内的酸碱代谢平衡失调,如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排出受阻或者HCO3-丢失过多等,即引发代谢性酸中毒。如果肾病患者出现疲乏无力、呼吸加深、加快、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手足抽搐、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碱化治疗,予以纠正。4、改善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可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也是慢性肾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大部分的肾病后期患者都很难“熬过”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迫害。改善治疗肾性贫血,大意不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by/16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患上尿毒症,透析可以保一辈子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