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儿童行为怪异可能铅中毒
不爱说话、脾气暴躁的3岁男童一度被认为是自闭症,后来才发现是铅中毒所致。温州医科医院急诊科近3年来接诊了多名铅中毒儿童,年龄最小的患儿仅出生40天。医院发现,多数致病患儿生活在铜制件加工企业附近,而常用的锡壶、不合格的彩泥、涂料中均含铅成分,吸入过量会影响大脑发育。
仔细看看这张图让你的孩子远离铅中毒
小孩铅中毒曾被误认为自闭症
昨日下午4时许,在温医院急诊室,6岁龙湾男童接受铅中毒诊治随访。通过静脉血微量元素检测发现,该患儿血液中含铅量超过ug/L,而正常儿童血液铅含量通常低于50ug/L。
医院猜测,孩子铅超标可能与经常接触暴露的铜线等因素有关。孩子的父亲透露,去年年底,他发现儿子行为有些异常,但凡陌生人接近,就会恐惧、害怕,“他还特别喜欢咬东西”。医院检查,才发现孩子的怪异行为都与铅中毒有关。
一名台州的3岁患儿因铅中毒,语言发育功能迟缓,相比其他同龄人更安静,一度被误认为是自闭症。家人带他医院治疗,却一直不见好转,直到在一次体检中发现孩子血铅指数超标。
据介绍,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重金属元素,一旦超标,会影响人体神经、造血等,对于儿童来说,过量的铅元素进入大脑组织,会影响大脑发育和造血功能。
最小的患儿出生仅40天
相比成年人,儿童更容易吸入铅颗粒。据温医院急诊科介绍,医院接诊的血铅超标儿童超过人次,接诊量每年都在上升,最小的患儿出生仅40天。在铅中毒治疗室,每月接诊量在30人次左右。按照国际血铅诊断标准,血铅指标大于ug/L者,即诊断为铅中毒。
该院急诊科主任何时军介绍,血铅超标常常影响儿童的行为发育,容易引起冲动、暴力、痼癖等异常行为,“这种怪异行为常常表现得有攻击性。”这种对神经的影响还表现在损害儿童的记忆力、注意力、阅读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
此前一名儿童因铅中毒,记忆力严重受损,大脑记忆时间不超过1秒。何时军称,这是临床上一例铅中毒的典型病例。
临床调查中发现,孩子越小,尤其是3周岁内是神经发育的关键阶段,对铅的毒性尤其敏感。
7岁患儿吃番茄成功排铅
温医院急诊科对接诊的多名患儿进行铅中毒病因调查发现,多数患儿生活在铜制件加工环境中,经常接触暴露的铜线或铜制品,产品中的铅成分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血液。此外,民间用的锡壶、电池、含红丹成分的爽身粉等生活用品中均有铅成分。
“铅吸入过量就会残留在血液中。”何时军解释,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吸入的铅元素进入血液,久而久之,还会渗透到骨骼中,“血液中的铅可以通过治疗排掉,如果铅转移到骨骼,排铅则相对困难。”
排查和脱离铅污染源是处理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的根本办法。当前临床上排铅的药品主要为二琉基丙磺酸钠注射针剂,排铅治疗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对于生活在高危环境下的儿童,医院通过静脉血检查体内微量元素指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l/7553.html
- 上一篇文章: 急性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下一篇文章: 技术资讯不同原因导致的中毒症状及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