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是河鲜还是海鲜河豚中毒多久发作
河豚鱼是海鲜吗?
海鲜,我们一般指的海水里长大的海鱼等鱼类,而河豚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江河生存,产于长江中下游,所以江阴一带有“拼死吃河豚”一说。
河豚鱼是淡水鱼吗?
河豚,为哺乳纲淡水豚科动物的统称。
河豚是有洄游的习性的。成年的鱼5——6月份游回淡水区域产卵,秋季水温下降后再游回大海。当年出生的幼鱼在江河或通江的湖泊中生活,到第二年年春天才回到海里,在海里长大至性成熟后再游回江河产卵。
河豚是淡水鱼,属于河鱼类,不是海鲜。
河豚学名暗纹东方鲀,又名气泡鱼,属鲀形目,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在我国各大海区都有分布,常见有数十个品种。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是河豚毒素,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死。河豚的肝、脾、肾、卵巢、睾丸、眼球、皮肤及血液均有毒。以卵、卵巢和肝脏最毒,肾、血液、眼睛和皮肤次之。毒素耐热,℃8小时都不被破坏,℃1小时才能破坏,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每年春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这时鱼的毒性最强,所以,春天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捕获的有毒鱼类,如河豚鱼应拣出装箱,专门固定存放”,所以,河豚鱼还是不吃为好。仅有少数人是拼死吃河豚,但多数人是因不认识河豚鱼而不小心吃了引起中毒。
河豚中毒多久发作
河豚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阻断神经肌肉间传导,使随意肌出现进行性麻痹;直接阻断骨骼纤维;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及动脉压急剧降低。潜伏期10分钟-3小时。早期有手指、舌、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四肢无力、发冷、口唇和肢端知觉麻痹。重症患者瞳孔与角膜反射消失,四肢肌肉麻痹,以致发展到全身麻痹、瘫痪。严重者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目前治疗河豚毒素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中毒者常于4至6小时内死亡,即使经过抢救,病死率也高达40%至60%.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l/16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福建人河豚正鲜美提醒狂飙路上需谨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