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小课堂什么是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9/6010333.html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简介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根据中国现行卫生法规,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安全信誉度进行分级,是食品卫生监督模式的转变。
年中国卫生部根据“责任分担”理念,出台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意在按照公平、透明、效率的原则,建立的一套有利于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体系。量化分级管理正是强化了企业的责任,它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确定有关食品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或把风险减到最低)对企业进行分级和信誉度分级,分A、B、C、D四个等级,按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并对有关卫生水平情况进行公示。
实施步骤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国际通用的HACCP方法,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许可审查和日常监督中采用危险性评估原则,针对该类行业中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或直接危害性,对每一监督项目进行量化评价,据此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度分级和信誉度分级,把风险较大的和群众反映较多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作为监督重点。
其具体步骤为:
1.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价阶段,通过量化得分,分别做出良好、一般和差的结论;
2.食品卫生信誉度评级及监督频率确定阶段。食品卫生信誉度分A、B、C、D四个等级,并按标准确定监督频率和风险等级。
3.将经确定的企业风险等级结果向社会公开,使消费者享有对企业食品卫生状况的知情权,达到社会对企业监督的目的。信誉度级别并非固定不变,可根据企业食品卫生状况调整,食品卫生水平低可降低等级,相反,则可申请提高等级。
食品卫生等级牌
A级:指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良好,并能保持稳定的良好状态,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较低;
B级:指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良好,并能基本维持卫生水准,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为中度;
C级:指生产经营单位卫生条件一般,并能基本维持卫生水准,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为高度;
D级:不具备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发生食品污染食物中毒等的风险性为高度,不能从事食品生产经营。
编辑:冯琼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d/13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 下一篇文章: 食品安全管理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