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发10年有人从保安,做到百万富翁



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710/4653852.html

对于不少90后来说,现在提起易发街,第一反应就是个饭后散步,和朋友逛街看电影的好地方。

却很少有人知道,30年前的易发曾经闻名全国。对于很多爸爸那一辈的创业者来说,易发是他们成功的起点。

年4月19日,《番禺报》在第一版右下角刊登了一篇《市桥易发商场即将投入使用》的短消息。

这一则消息,不仅代表着易发的故事的开始,更像向创业人宣告,你们的机会来了!

图源:番禺日报

那个年代很流行的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说起来还挺顺口的,而易发也如其名“容易发达”。

当时电器行业在易发真的很昌盛,据非官方资料统计,当时卖个体户中有八成以上都是从“易发商场”进货,可见易发的电器霸主地位了。

上至常用的家用电器,电子计算器、电视机、录像机、各类音响设备等,下至款式新颖的BB机,在易发都能找到。

包括我爸爸的第一个BB机,就是在易发入手的,价格还是8千多,相比于其他地方的价格还算实惠了。据说巅峰时期的易发,一天的成交额过千万,这一点也不夸张。

当时不少人看准这个机遇,离开老本行,转身投入易发卖电器。所以在易发,也从不缺一夜暴富的故事。

说到易发,除了让人想起各式各样的电器产品之外,更让人想到那些在这里收获第一桶金,并成功致富的名人故事。

“当时易发真是卧虎藏龙啊”我经常听到老一辈这样感叹。

的确,那时在路边推着手推车运货、叫卖的小哥,店里的收银员,分分钟都是个“隐形土豪”。

我们家邻居就是一个好例子。当时他在一家工厂当保安,稳稳定定,一个月有几十元收入。勒紧一下裤头,养活一家三口是没有问题的。

但他并不“安分”,看到易发这个难得的机会,毅然辞职,拿出全部家当投入卖电器。上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

在这里他赚了人生第一桶金,直到后来电器行业干不下去,他还有资金去做其他投资。到现在他老了,简简单单做个包租公,悠闲度日。

而这种例子,在易发街中只能算是常规操作。

刚过而立之年的王锦荣,来到了番禺市桥易发市场,火热的的电器销售市场让他心动不已。

回家后,他把6年来做泥水工、卖煤、水泥、钢材、化肥、大米攒下8万元投入易发商场做音像制品、影碟生意。后来成了赫赫有名的商界大佬—广州番禺荣达电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锦荣。

国美电器前主席黄光裕、锐丰音响董事长王锐祥、世昌集团董事长赖世昌……都是从番禺“易发”走出来的企业家。

毋庸置疑,易发给了这一辈创业人机会,这一辈人也见证着属于易发的历史。

但再辉煌的事物,也总会有衰落的一天,易发自然也不例外。

随着电商、空运,深圳部分市场和广州海印电器城的崛起,几个小时就能把货物发往全国,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个曾经的“电器出口地”开始衰落。

这条仅米长却闻名全国的街道,风光不再。

“不能再靠这个维持生计了,只能放弃进厂打工了”一个曾经在易发卖过电器的长辈说。

在易发靠电器发家致富的故事,也很难再上演了。

年,易发商城推倒重建,一年后,新的易发商业街开始试营业。便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易发。

全新风貌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它也曾被称为“番禺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广州的“第四商圈”。

虽然没有以前风风火火的场面,但易发的改变,也给了很多人就业的机会。

如今,行走在易发的街头,依旧可以碰见很多外来务工者的面孔。他们离乡别井,来到易发开店做小老板,或者当上销售员、店员,为的就是让生活更好一些。

也有很多本地热血青年选择在易发实现创业梦,他们都有一颗创业心,希望可以在这里创一番天地。

或许很多人会感叹,“在易发,很难再有30年前那种机遇了,想要成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

可是,成功一直都是不容易的呀。

但我相信,

在易发工作,在番禺生活,

只要勤奋和努力,总有回报的。

加油!

今日话题

在易发,

有你奋斗的难忘回忆吗?

留言区,等你哦。

??编辑/LK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为“发现番禺”原创作品

未经授权转载文章,将承担法律责任

亩!番禺征地又有新进展!傍江村民身价暴涨!有这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d/13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