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河豚中毒,会很欢脱,还是会很难看
“感觉我的胃见证了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啊”,图片来自《孤独的美食家》
怎么说呢,吃货的世界里,危险无处不在啊……
本文来自友站,作者是馒头老妖。
1
前段时间,金城武、周冬雨主演的大片《喜欢你》在国内上映,由于本妖怪基本不看文艺片(没错,我喜欢看动作片,比如《湄公河行动》、《破坏者》这种),四处拽人同看又没找到,所以诚实地说,这部片子至今我还没看过。
不过,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给我讲到了其中一个有趣的桥段:男女主角吃了河豚火锅之后,双双中毒,然后进入了一种莫名的状态:甜蜜心烦,愉悦混乱,冲动躁燃,五彩斑斓——简单地说,就是出现了严重的幻觉,产生了病态的欣快感,甚至看到屋子里下起了浪漫的小雨~
当然,电影中的情节是,两个人并没有被这种状态所影响,反而是突破平日里紧绷着的心防,打着伞出门轧马路、乘公交,整个过程(只有)他们的周围一直在下雨,彻底地放飞了自我。第二天一觉睡醒,啥事也没了,生活在一夜风雨之后又重归平静……多美好的中毒经历啊!
遗憾的是,这个只是电影桥段。现实之中,如果谁真的是是河豚给吃中毒了,绝对不会这么轻松,更不会这么富有诗意的。
(用河豚制作的菜肴图片来源:健康养生网)
2
我们都知道,河豚这种鱼,无论是做刺身还是红烧,都是挺好吃的(嗯,本妖只吃过一次)。然而,河豚的毒性也是很吓人的,因为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一旦中毒,死得很快,所以才有了“拼死吃河豚”的说法。
在这个世界上,有毒的动物很多,从各种毒蛇、蝎子、有毒蜘蛛、僧帽水母到光荣芋螺,这个清单可以写得很长很长。它们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学会了用有毒物质来保护自己、捕猎食物,从而有效地延续了种族的基因。
不过,河豚和这些有毒的动物还不太一样,它的毒性可以说是纯防御性的。通说认为,河豚体内的有毒物质叫做河豚毒素(TTX),它散布在河豚的血液和内脏之中;而河豚并没有将TTX投送到目标体内的器官与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你不去吃它,河豚毒素就不会伤害你;如果你真的不幸中毒了,还得怪你自己,谁让你嘴馋,非要去惹它的呀~
(河豚毒素分子式图片来源:百度百科河豚毒素)
呃,扯远了……河豚毒素之所以那么有名,主要源于两个特点:首先,它的毒性极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家都知道,氰化钾(KCN)的毒性是非常吓人的,半颗黄豆大小的一小撮粉末,吃下去基本上就挂定了。我们可以用毒理学的术语——半数致死量(MdianLthalDos,LD50)来比较:KCN的LD50大约是9mg/Kg,而河豚毒素的LD50,却只有0.33mg/Kg。由此看来,它的毒性,大致是氰化钾的三十多倍!
(LD50,就是某种动物以某种途径接触该物质后,死亡的概率大致为50%时所需要的剂量,这个数字越小,即毒死该动物所需的剂量也越小,则毒性越大。上述两个LD50,都是用大鼠口服测出来的数据。)
其次,是它的结构高度稳定。TTX是一个有机的小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哪怕是长时间的熬煮也很难将其破坏。而加白酒、小苏打、醋、大蒜之类的东西,除了把河豚变得难吃之外,压根就不会将TTX分解,最多对食客起个心理安慰的作用。
第三,是因为河豚毒素的发作极快。从文献报道的病例来看,多数中毒者,都是在食用河豚的5~15分钟后即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中毒较深者,多数都会在半小时内发生呼吸麻痹、意识丧失,几个小时之内,如果不能立即抢救,则这道美味的河豚,很可能就是TA上路前的最后一顿饭了……
3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毒性,是指TTX的纯品。而不同品种、不同水域甚至不同季节的河豚,脏器中含有的TTX浓度都不同;更重要的是,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会在宰杀、清理河豚时,精确、彻底地剔除含有TTX的内脏和血液,防止鱼肉被TTX污染;被污染得越严重,则河豚肉中的TTX浓度也越高。运气不好的话,哪怕是仅仅吃了两筷子,也可能中毒倒下。
当然,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河豚好吃啊!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冒着被毒死的危险去吃河豚呢?
(河豚鱼刺身图片来源:新浪)
4
关于河豚有毒的原因,通说认为,是野生的河豚,长期食用一些藻类,而这些藻类中,富含一种叫做“假交替单胞菌”的细菌,这种细菌在河豚体内与它共生,而在其代谢过程中就会产生河豚毒素,久而久之,河豚就带上毒性了。
而TTX的毒理学模式,研究得还是很透彻的。它作用于钠离子通道,并将其竞争性地阻塞——说人话就是:TTX可以让你身上的绝大部分肌肉,不再听大脑的话,不接受神经传递的信号,反而是逐渐“沉睡”,也就是被麻痹下来。
知道了这种模式,对河豚中毒的症状就很好理解了:骨骼肌麻痹,所以脚站不稳、手端不稳;括约肌麻痹,就可能大小便失禁,黄白齐飞;消化道平滑肌麻痹,会导致腹痛、呕吐;呼吸肌麻痹,就可能妨碍自主呼吸,最终呼吸骤停。不消说,这种状况相当狼狈,怎么都和浪漫沾不上边吧……
(惊讶的猫咪图片来源:锦瑾)
5
开头提到的电影桥段中,男女主角仗着自带的主角光环,躲过了TTX凶狠的毒性,但却还是受到了精神攻击,出现了严重的幻觉,但并没有显得很难受,反而是步伐轻快,情绪飘逸……
呃,这个看看就好,不必当真。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动物试验(恒河猴)还是人类的中毒治疗中,都没有提到过“出现幻觉、谵妄”的现象。
理由也很简单:TTX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之后,起到的是抑制神经的作用,而不是刺激、兴奋神经的作用。因此,它和毒蘑菇(比如大名鼎鼎的见手青)、精神药物(如苯丙胺类物质)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能够带来的只是意识模糊、深度昏迷、知觉丧失,而不是眼前飘舞着花瓣雨的奇幻体验。
这一点,也被一些临床治疗的总结所证实,通过脑电图的EEG检查,能够发现河豚中毒患者中,有近一半出现了慢波周期增长的现象——这就意味着,他们正处于意识障碍的状态。中毒较重者,慢波周期增长的现象更加明显;甚至有患者在治愈出院之后,慢波周期依然不正常,过了好几个月才逐渐恢复原状。
因此,电影里那么浪漫的桥段,是几乎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假设某人没有主角光环,又不幸河豚中毒的话,最可能的感觉就是:口唇发麻、四肢发软、眼前发黑、脑袋发昏,然后——“Duang”的一声摔在地上,啥也不知道了;醒来时要么躺在洁白的病床上,要么躺在天使洁白的怀抱之中。
6
鉴于
拍案惊奇并不是隔壁的吃货研究所,本妖也不想过多地讨论河豚“好吃吗”的问题。只是简单说下目前的通说:人工养殖、严格管理的河豚,基本都是很安全的,很少带有毒性;捕捞的野生河豚,就得看厨师的技术是否过硬了。当然,还有一个小诀窍就是:等厨师先当众吃一筷子,然后耐心的等上十分钟,如果厨师完全没症状,那盘河豚也还没有被其他人吃光的话,基本上就可以放心地吃啦。(暗纹东方魨图片来源:腾讯.大粤网)
倘若万一遇到了河豚中毒的初期症状,比如肚子疼、嘴发麻、头晕等等,啥都别想了,赶紧打叫救护车吧。尽管目前还没有TTX的特效治疗药物,但常规的洗胃、呼吸支持、利尿、抗胆碱药物(阿托品、东莨菪碱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预后较好。
对了,估计会有同学要问:如果不是医生,而是法医来对待河豚毒素中毒的患者,能够检测得出来吗?答案是相当肯定的,哪怕是在食用有毒河豚24小时后排出的尿液里,用LC/MS的方式,都能精确地检测出TTX的存在。
一句话,河豚虽美味,却需要格外小心。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世界上好吃的东西多着呢~至于吃河豚之后出现美好的幻觉嘛,就算真的会有,估计也没必要拿命去尝试吧……
馒头妖曰:
至于电影桥段嘛,相信大家都不会当真的,对吧?
本期编辑团
校对:天空;题图:锦瑾;排版:锦瑾
◆◆◆
*法医秦明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想收看小站更多往期内容
可以点击右上角查看历史消息哦
注:本文来源为果壳网,已获得授权。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原文~
赞赏
长按鍖椾含鏈変粈涔堝ソ鐨勫尰闄㈡槸娌荤櫧鐧滈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柟娉曟渶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yy/7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好友聚餐,为什么没有邀请我
- 下一篇文章: 感恩节被美国家庭邀请聚餐不懂这些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