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重度铅中毒罪魁祸首竟是孩子天天
小孩子在玩玩具时都经常会啃咬玩具,尤其视较小的幼儿。殊不知,那些含漆层的玩具中有含量较高的可溶性铅,在幼儿啃咬时“趁虚而入”,导致铅中毒!
15个月大的平平是江西横峰县人,是家里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小孩,今年开始,孩子不小心感冒发烧。医院治疗后,烧是退了,可平平却频发烦躁不适。
“我儿子以前挺乖的,那次感冒好了之后脾气就变得非常古怪,一点不依着就闹!”直到今年8月份,平平原本胖嘟嘟的脸蛋越来越瘦,在医院做了检查,竟被告知患上了重度铅中毒。排铅口服液治疗1月后,症状并无好转。
(医生正在给平平检查)
10月8日,平平突发咳嗽不适,伴流黄白色鼻涕,在当地医院,经诊断,平平是患上“重度铅中毒伴急性支气管炎”!
而元凶竟然是:色泽鲜艳的喷漆玩具。
医生发现平平特别喜欢玩具,住院还带了“铁锤”、“蛋壳”等色泽鲜艳的喷漆玩具。平平对这些玩具爱不释手,动不动还“咬”上两口。
医生解释,这些玩具漆层中含量较高的可溶性铅会慢慢进入儿童体内,造成儿童过量的铅吸收,导致铅中毒,患儿可能会出现贫血、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平平就是典型的受害者之一。
为何儿童更容易铅中毒?
铅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造成神经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损害。微量的铅进大脑后,可造成智能和行为的障碍,影响儿童智力的发育,严重者甚至造成铅中毒脑病。
相比成年人,儿童更容易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原因有很多:
1、宝宝更容易把铅带入体内大多数婴幼儿都有把手放进嘴里的习惯。外出时,婴幼儿的身高正处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高度。
2、宝宝吸收率更高在胃排空的状态下,铅在人体内的吸收率大幅增加,而儿童相较成人,因为机体代谢旺盛,胃排空的更快。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达42%53%,而成人仅为5%10%,铅在儿童呼吸道的吸收率也比成人高出1.62.7倍。
进入身体后,铅在儿童体内的流动性也更大,更容易流向血液和软组织中,导致血铅超标,甚至中毒!
家长要警惕身边的铅危害!
作为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其实铅在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可谓无处不在。
1、新装修房子市场上一些伪劣油漆、涂料装饰材料中,会含有高铅;一些车内装饰品,也存在高铅风险。
2、孩子常接触的日常用品和学习工具比如铅笔、蜡笔、水彩笔、涂改笔,颜色亮艳的儿童玩具和陶瓷器皿都很可能含高铅。
3、目前科学已证明的食品中含铅爆米花、松花蛋(制作过程中含有氧化铅)、用锡焊的铁皮罐头等。
4、家庭中必备的日常用品比如含铅的药品(尤其是中药)、化妆品、电池。
5、汽车尾气城市大气中的铅60%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
6、家附近的化工厂污染物会通过空气和土壤扬尘两种方式进入体内。疾控专家介绍,近些年来多地密集发生的儿童血铅中毒事件,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孩子的生活周边有着含铅等重金属类的工业企业分布。
7、母体内高铅会传给孩子这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母体胎盘传输,另一种是哺乳时,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
因此,女性在准备怀孕的前三个月内,为了宝宝的健康考虑,有条件的尽量做一下血铅水平检测,未超标的要严防超标,而已超标的要积极药物治疗,等血铅回到安全水平后再要宝宝。
如何避免铅中毒?
目前情况下,家长如果做到以下几点,还是能够减轻铅毒对孩子的危害:
1)教育宝宝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要注意在进食前洗手。
2)勤帮宝宝剪指甲,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
3)经常清洗宝宝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宝宝放到手中、口中的物品。
4)让宝宝定时进食,空腹时铅在肠道的吸收率会成倍增加。
5)保证高钙、铁、锌等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等,这些食物具有排铅的功能。
6)在无显著铅污染环境条件下,对于轻度铅中毒患儿,不必吃驱铅药或保健品,应每天喝1~2杯牛奶。让孩子少吃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如松花蛋、爆米花等,少吃罐头食品、饮料。
7)让儿童避免被动吸烟,远离吸烟环境。因为香烟点燃后,烟雾中含有铅元素。
8)含铅的家庭化妆品、药物、铅蓄电池等,要避免儿童接触。
9)对于含铅的铅笔、蜡笔等学习工具,不要让儿童用嘴咬,切断铅从口入的直接途径。
如果不幸发现铅中毒,家长们也切勿惊慌,轻度患儿只需脱离铅污染源,口服排铅药即可,中重度铅中毒患儿,医院行排铅治疗。
宝妈们如有需要,欢迎加入“早教幼教交流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yy/4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得不知的60种面条做法一天做一样,别
- 下一篇文章: 为孩子擦爽身粉致铅中毒4月大婴儿成脑瘫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