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百科丨13个月的宝宝护理



你·的

育儿必备

百科全书

此月龄宝宝又长大了些,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情感互动等都丰富了起来,变得更加可爱了。本文总结了1-3月龄宝宝常见的护理问题,帮助各位妈妈爸爸们继续这个幸福温馨的旅程!先来看看内容提纲吧!^_^

此月龄婴儿的身体发育

安全

母乳喂养

生病

大便的异常判断

纸尿裤VS开裆裤

哭闹

1

此月龄婴儿的身体发育

运动技能

四肢和身体更加活动自如

俯卧时能抬起头和胸

会用力伸直双脚或踢腿

会尝试触够悬挂的玩具

会吃小手,会把玩小手

能抓握、摇晃玩具

社交技能

会咯咯笑

喜欢跟人玩、交流

能回应响声和闪光物

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更丰富

感官发展

目光能追随移动的物体,环望四周的环境。

三月龄左右的宝宝一般可分辨两种颜色的不同,尤其是红色和绿色。

能在一定距离内认出熟悉的人和物,并会微笑。

听到熟悉的声音会笑,尤其是听到妈妈的声音会更高兴。

开始模仿或发出“咕咕“”呀呀”的声音和妈妈的表情。

会用哭闹或发出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要。

开始协调手和眼的运用。

喜欢柔软而非粗糙的感觉。

睡眠

能在喂食间隔连续睡3-4小时

能保持醒来状态至少1个小时

可以做的

用大一点的声音为宝宝朗读。

随着舒缓的音乐抱着你臂弯里的宝宝一起翩翩起舞。

抱着宝宝一起坐下来,他很喜欢跟你互动。

试着教宝宝玩“躲猫猫”一类的简单小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发展运动技能。

经常拥抱宝宝,多一些以爱为名的身体接触。

经常对宝宝交流,例如给他介绍周围的环境和物品,尽管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交流会对宝宝的感官和大脑发育提供很好的帮助。

让宝宝多尝试俯卧,不仅可以强化颈部肌肉,还可以环顾四周的环境。

保证宝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开始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若宝宝已满3个月发现以下情况,应请教医护人员

身体软弱无力或者僵硬不灵活

很少活动,不能保持抬头动作

总是握紧拳头,放摇铃到小手不会抓住

不会注视自己的双手

视线不会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

对响亮的声音没有反应

不会发出声音

听见妈妈的声音或看见妈妈的脸也不会笑

2

安全

家居安全

初生至五岁的孩子最常见的发生意外的地点是在家里。一般宝宝在4月龄左右的时候会尝试开始伸手抓东西,躺着的时候会尝试翻身至侧卧甚至俯卧。也有一些宝宝发展得会比同龄宝宝更早一些。所以,此月龄宝宝一定要有成年人时刻陪伴看护。

切勿把宝宝单独留在没有床栏的床上或其他高台上。

宝宝的活动区域一定要保证绝对安全。例如,热的食物和生活用具不能放在桌边。电插板、热水瓶等任何有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都要远离宝宝的活动区域。

最好避免用微波炉给宝宝热食物。因为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会有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喂食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食物受热均匀,以免因食物外温内热而造成宝宝口腔受创。

如果在家给宝宝准备了爬行垫,一定要配套装上护栏,以免宝宝挪出爬行垫范围之外而触碰危险物品例如电插座、热水瓶等。

户外安全

手推车

婴儿坐手推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游泳

游泳可促进宝宝身体五大系统(神经、消化、呼吸、循环、肌肉和骨骼)发育。

宝宝至出生后的3个月内都会保持在妈妈肚子里时的游泳反射(又名潜水反射),而且在6个月以内的宝宝喉部有一个特殊的瓣膜存在,在水中时瓣膜会自动关闭气道,从而保持宝宝在一定时间内(大约1分钟)不会呛水。所以理论上来讲,每一位脐带脱落后的健康宝宝就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在水质有保障的水池中游泳甚至是潜泳了。

游泳时间要循序渐进,从几分钟开始慢慢每次增加。一般建议初次大约5-7分钟,3个月内宝宝建议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

因为宝宝的颈椎、颈部肌肉还发育不完全,一定要避免颈圈游泳,最好的游泳方式是亲子游。

婴儿背带

此月龄婴儿不建议使用背带,除非是对颈部和背部有支撑的,可以平躺的。一般背带只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儿。

3

母乳喂养

为什么要母乳喂养而避免奶粉喂养,我们在上一篇《0-1月龄宝宝的护理》(可直接点击此标题查看)中已经提到很多,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啦。接下来就着重列出一些常见疑问,供各位妈妈爸爸参考。

★母乳喂养应坚持到宝宝几岁?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以纯母乳喂养至宝宝满6个月。6个月后便可逐渐添加辅食,并持续母乳喂养至宝宝两岁或以上,这样还有助于降低宝宝对固态食物过敏的风险。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提出明确的断奶时间,何时离乳及离乳方式应该由妈妈和宝宝一起决定。强烈建议妈妈们采取自然离乳的方式来帮助宝宝断奶,可参考我的原创文章——《经验分享丨自然离乳并没那么难》(可直接点击此标题查看)。

★怎样才是正确的姿势?

正确的喂奶姿势。大体分为抱喂和躺喂。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宝宝的头和身体保持平直,宝宝的头、脖子、脊柱受到支撑,身体紧贴妈妈并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正确的含衔姿势。宝宝的下颌紧贴在妈妈的乳房上,嘴张得很大,将乳头和乳晕含在嘴里,宝宝下唇外翻。总之,宝宝的嘴里应尽可能多得含着乳头和乳晕,这样才能尽可能避免因宝宝吸吮姿势不当而导致的乳头破裂。

★若乳头被宝宝吸破了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应考虑是否喂奶姿势或宝宝吸吮姿势不正确。

若乳头破裂流血导致无法亲喂,可将乳汁挤出(挤奶方法详见上文)喂哺宝宝。乳头紧急护理:煮沸香油,不间断涂抹在乳头上,一般两天就能好转。但要注意,哺乳前一定要用清水多洗几遍,洗干净,以免宝宝误食。

建议在每次喂哺后可挤出少许乳汁均匀涂抹在乳头,乳汁中丰富的蛋白质和抑菌成分会有效预防乳头破裂导致的感染。

个人建议尽量不要涂抹其他含药物成份的霜剂或膏剂。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

母乳中80%以上都是水分,自然可提供宝宝日常所需水分,即使在炎夏也不需要给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额外补充水分。水分过度不但会给宝宝带来饱腹感而影响宝宝喝母乳的分量,降低宝宝自身的免疫力而导致感染病菌的风险,也许还会给宝宝的肾脏、肠道等器官带来负担。

★要上班了,怎样继续坚持母乳喂养?

即使妈妈们休完了产假要开始重回工作岗位,因此在这时候就可以开始为以后存奶了。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家人的协助,也是可以在妈妈上班后实现继续母乳喂养宝宝的。

1、挤奶、吸奶

吸奶前彻底清洁双手和吸奶用具,可尝试用刺激乳头或心理暗示的方法来引发母乳溢出,放松心情。

挤奶方法:拇指和食指呈C字形放在乳晕周围,轻轻挤压乳房,然后放松手指,再挤压再放松,重复这个动作几次之后要稍微变换不同位置。当一侧乳房挤出奶量减少时,可换另一侧乳房挤,两边乳房轮流交替进行。若物乳汁里流出,也可尝试按摩乳房后再试。每次挤奶大约20-30分钟至乳房松软。

吸奶方法:选用适合自己的吸奶器按照说明书进行吸奶动作。吸奶前仍要彻底清洁双手和用具。两边乳房轮流交替进行直至乳房松软。

注意事项:不论是挤奶或是吸奶,都不应该出现疼痛现象。如果疼痛,请注意方法是否正确。此月龄宝宝不满6个月,要做到挤奶或吸奶时间间隔不超过4小时,以保持稳定的奶量。

2、储奶

挤出或吸出的母乳要尽快放入冰箱并贴上时间标签,每次取出最早存货,以确保母乳尽可能保持新鲜。

挤出的新鲜母乳在室温(24℃以下)可保存8小时,加冰袋(15℃以下)可保存24小时,冰箱冷藏(2-4℃)可保存5天,冷冻(-18℃以下)可保存3个月,独立冷冻(-20℃以下)可保存6个月。

若预计挤出的母乳在48小时内不会使用,建议不再冷藏,直接放入冰箱冷冻。

冰母乳不可直接与新鲜挤出的母乳混合。新鲜挤出的母乳需在冰箱冷却约1分钟后方可与冰母乳混合,且要注意冰母乳的量要多于冷却的母乳量。

存放的母乳会出现分层现象,最上层淡黄色是脂肪,不是变质,属于正常现象。使用时摇匀即可。

★妈妈带有乙型肝炎病毒还能母乳吗?

若妈妈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医护人员知情后会在宝宝出生后尽快给宝宝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以防宝宝受感染。到宝宝一个月和六个月大时,会再次给宝宝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故无须担心注射过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的宝宝会通过乳汁被传染乙型肝炎病毒。

★乳腺堵塞或有乳腺炎怎么办?

继续保持亲喂,让宝宝多吸。

确保宝宝的正确吸吮方式,然后请求专业的医护人员寻求指导。

尝试不同的喂奶姿势,以找到宝宝和妈妈都舒服的姿势为原则。

若宝宝是以奶瓶哺乳的方式喂养,那么妈妈要注意两次挤奶间隔不要超过4小时。

按摩乳房。轻柔地顺着肩膀到乳头的方向来按摩疏通乳腺。

热敷乳房。切记不要超过3分钟,过热或热敷过久也许会加剧肿胀。

选择舒适纯棉的哺乳文胸,不要穿太紧或有钢圈的内衣。

对于乳汁分泌过旺的妈妈们来说,可以在喂过宝宝之后下一餐之前采取冷敷的方式来缓解消除肿胀。

症状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哺乳期来例假还可以继续母乳吗?

母乳妈妈可能会月经来得迟一些。一旦喂奶次数减少,喂奶荷尔蒙降低,便可能恢复排卵,但月经对奶量是没有直接影响的。

4

生病

发热

此月龄宝宝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排除因给宝宝穿太多而导致排汗吹风后受凉的情况外,一般宝宝自身的免疫力和母乳中所含的抗体都能对宝宝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感冒发热的几率很小。若出现发热现象,在不超过38.5℃的情况下,不要慌张,及时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帮宝宝降低体温,切不可自行用药;若发热超过38.5℃,医院并请教专业医师,切不可自行使用药物帮宝宝降温。

热痱、湿疹等皮肤问题

首先应考虑是否给宝宝穿的过多或包的过厚而导致排汗后汗液停留在宝宝肌肤太久所造成的热痱。宝宝穿着衣物最多只需比大人多一件,一般跟爸爸穿的衣量相当即可。皮肤护理知识可参照《0-1月龄宝宝的护理》中相关内容。

腹泻的判断

宝宝的大便只要不是水样便或泡沫状或带脓血,一般就都是正常的。纯母乳宝宝的正常大便金黄色糊状或稍稀,气味酸但不臭,可能会带有奶瓣。宝宝大便的各种异常情况将在下文详细列出。若宝宝发生腹泻,医院请教专业医师。

攒肚和便秘的判断

攒肚。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此月龄中有可能会出现2、3天甚至5-7天不排大便的情况,但排出的大便为黄色软便,且排便不困难,也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这种情况应为攒肚。

便秘。当宝宝大便干燥坚硬、秘结不通,或虽有便意但排不出,孩子会哭闹,这种情况应为便秘。

去医院就医之前的准备工作

尽量保持冷静

带上纸尿裤、湿纸巾、卫生纸、宝宝小手帕、衣物、玩具等日常所需必备品带上宝宝的健康记录或既往病史

带上需要化验的物品

暂时不要给宝宝进食

宝宝发烧要先退烧

选择合适的科室

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安排

把宝宝的病情及可能造成的原因如实告诉医生

了解清楚病情、治疗方案及回家后的护理方法后再离开

5

大便的异常判断

异常颜色

灰白色:宝宝从出生就拉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没有黄色,但小便是黄色。此种情况应立即就医,可能为先天性胆道梗阻,延误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黑色、墨绿色:黑油状,多为胎便,多数会在出生后当天就会排出,并会延续2-3天,其中包含了羊水、黏液、细胞等积攒物。

绿色:消化吸收不充分。多数与进食量多或少、消化不良或胃肠功能受损相关。

黏酱色:大多为痢疾、细菌性肠炎。混有血液或多为黏液,恶臭。需立即就医化验。

红色带血:观察血液是否与大便混合。若分离,可能是由于肛裂所致,可检查肛门是否有裂口;若混合,可能肠道受损,需立即就医化验。

性状

水便分离:蛋花汤一样,较清的水上漂浮着大便颗粒。

黄水上带芝麻粒。

均匀的黄水,有可能是抗生素的副作用。

黄绿混合的大便。

豆腐渣便,黄绿色带有黏液,可能是霉菌性肠炎,同时可能会伴有鹅口疮。

泡沫状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宝宝,明显酸味,饮食结构不均衡所致。黄色泡沫说明奶中糖分大应降低糖分。

臭鸡蛋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或喂奶过量。

油冻大便,多见于人工喂养宝宝,脂肪过多,适当增加糖分或短期内改服低脂奶。

羊便(便秘),大便硬结,排便困难,宝宝腹部会摸到硬块。

★小月龄宝宝腹泻的原因多数是病毒感染,大便多为有少量黏液的水样便。若是细菌感染,会有较多黏液,再严重可能会带脓血,很臭。便秘多发生于人工喂养的宝宝,适当补充水分,也可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可预防便秘,还可以对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不论有何种大便的异常情况,建议保险起见,医院请教专业的医师进行化验检查。

6

纸尿裤VS开裆裤

纸尿裤

为宝宝选择合适的纸尿裤是现如今年轻妈妈爸爸们的首选了。老人们会觉得纸尿裤又闷又热,会造成孩子红屁股。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纸尿裤的优点在于孩子尿湿以后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干爽透气性,这是由于其内在的主要组成材质是木浆和高分子吸水树脂,保持透气性的同时也能有很好的吸水性且不会反渗。

那么,为什么使用纸尿裤会红屁股呢?这个原因并不能完全归罪于纸尿裤,很有可能是由于家长护理不当、长时间不更换纸尿裤所导致。建议最长3-4小时要更换一次纸尿裤。宝宝大便过后也要及时清理污物彻底清洁宝宝皮肤,彻底晾干后再穿上纸尿裤,也可在晾干皮肤后摸一层护臀膏会更好一些。

只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纸尿裤、经常保持宝宝屁股干爽洁净、细心护理,便可有效避免红屁股的形成。

开裆裤

不卫生,皮肤失去保护,有易感染皮肤炎症的风险。也许老人会说,不让宝宝坐地上就行了嘛,可是要知道,不是只有地上才有灰尘病菌哦~

把屎把尿百害而无一例。不仅对宝宝髋关节和脊柱发育不利,也易造成关节松弛甚至脱位,还会增加宝宝大小便不自控、脱肛甚至痔疮的风险。

不安全。摸爬滚打是孩子初期的主要运动方式,暴露在外的私处很容易会因外界物体的碰、撞、擦、刮、刺、夹、烫而受伤,也会增加被蚊虫叮咬的风险。

不文明。宝宝虽小,但并非没有意识和尊严。虽然还没有清晰的意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小宝宝是天生模仿家,想培养宝宝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首先就要帮他摒弃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好习惯。

7

哭闹

★宝宝一放下就哭,抱习惯了?No!

奶粉宝宝

喂奶过量、不消化、返流、吐奶,总之可能是吃多了不舒服。

吃奶瓶的过程中吞入了气体,嗝气,拍出一个嗝可不够。

浅睡眠状态,小月龄宝宝需要15-30分钟后才能进入深睡眠。

肠绞痛,肠蠕动的神经肌肉发育不完善导致,此月龄奶粉宝宝比母乳宝宝发生肠绞痛的几率更大。

过敏反应。婴儿只会哭闹不会表达,有时家长不能很好地联系和描述给医生,奶粉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容易让宝宝肠道产生过敏反应而引起胀气、腹泻、呕吐、便秘、湿疹、低烧等等情况。故,提倡母乳,为宝宝量身定制的安全纯天然最优食物!

母乳宝宝

母乳宝宝不会吃得过多过量,吞气也较少,并且母乳易消化。只要妈妈保持膳食均衡健康,宝宝过敏的几率还是很小的。溢奶、腹胀、肠绞痛等情况也会有,但相比奶粉宝宝会好很多。

★乖宝宝秘诀只需做到

让宝宝身体健康舒适

让宝宝心情保持愉悦

让宝宝感受到满满的关爱与理解

后续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

参考文献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站

3、中国营养学会《6月龄内婴幼儿母乳喂养指南》

4、西尔斯《西尔斯母乳喂养百科全书》

5、WHO世界卫生组织早期儿童发展署









































西宁白癜风医院
复方白芷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cs/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