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物过敏,您是否也做过这些傻事



许多儿童每天要应对各种各样的食物过敏,尤其是当家长被告知食物过敏可能诱发哮喘等相关疾病时,您可能会觉得有压力和沮丧。您一定也听到过家人或朋友的“好心”劝告:“这个容易造成过敏,不要给孩子吃!”于是,很多孩子家长询问,不能吃海鲜、不能吃鱼、甚至不能吃蛋和牛奶,每天还可以吃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误读了关于食物过敏的科学知识,甚至很多担心都已经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了!我们下面就帮助家长分析几种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1化验单上说我过敏,我就需要禁食

在门诊就诊以及在线答疑的很多家长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天天盯着化验单和检查单看病。经常有家长上传一张化验单问,“医生,你看看我们孩子这些食物过敏,他是不是哮喘?”这样的问题真让人啼笑皆非。

我们对食物过敏的诊断或对于哮喘的诊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必须是在孩子有症状的前提下,您怎么能用一张化验单就简单地给孩子下诊断、“扣帽子”呢?而且,化验单上的食物过敏阳性并不一定代表真正的过敏。例如,您的孩子检测牛奶蛋白过敏,可是他平时进食这些食物根本没有问题,那您就不需要非给他禁食不可。

误区2造成孩子食物过敏的到底是什么

比如,有些孩子吃了大米做成的各种零食如米饼等之后,身上起了风团。妈妈忧心忡忡地问医生:孩子对大米过敏吗?那以后能吃什么?其实,造成孩子过敏的不一定是大米,而是这些零食中添加的人工香料、色素、添加剂等。

所以尽量给孩子吃天然的、加工环节少、添加剂少的食物是相对安全的。医院实验室抽血所查的食物过敏原,大多是大分子蛋白物质,却不能化验出食品添加剂是否过敏,因为这些物质分子太小了。有些家长每天盯着孩子不让吃鱼、甚至不让吃鸡蛋,却放心地让他们喝饮料、吃零食,真的是本末倒置!

误区3过度解读了食物过敏的威力

大多数孩子只是对有限的几种食物过敏,家长们却认为孩子对什么都过敏,或者把孩子的过敏性鼻炎、哮喘统统归咎于食物过敏造成。很多孩子因为呼吸道有气喘或长期慢性咳嗽,抽血化验过敏原,结果到处都是“++”,加上家长的误解,妈妈们都不知道给孩子吃什么了,似乎鱼也不行,肉也不行,鸡蛋也不行。其实,引起喘息发作的过敏因素很多是吸入性过敏原,而过分强调食物过敏会造成孩子营养因素缺乏,免疫力受到影响。当然,如果的确有因食入过敏原导致喘息发作是一定要禁食的。

误区4怕孩子缺营养,不管是否有食物过敏都早早加辅食

研究表明,因为小婴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把异种蛋白等“误认为”是“敌人”而引起身体的过度免疫反应,所以太早喂食孩子辅食尤其蛋白质类辅食是导致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更需要小心,甚至到6个月以后才添加辅食。所以儿保科医生通常建议:不要太早给婴幼儿添加辅食,最好等到4个月以后尝试。孩子的辅食添加可以从蔬菜汁、水果汁、米糊开始。通常每种新食物食用4-5天没有不良反应后,再添加另一种新食物。1岁以后再给孩子喝(全脂)鲜奶或其他乳制品,12-18个月以后再吃全蛋,因为临床上蛋白过敏几率很高。

食物过敏的发生和症状

说过敏复杂是由于过敏性疾病牵扯面太广,包括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大家比较熟悉的速发过敏反应IgE抗体。

速发过敏反应:一般在遇到过敏原30分钟~2个小时内就出现症状。速发过敏反应IgE抗体和抗原结合可以直接激活嗜酸细胞、嗜碱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造成皮肤、黏膜的水肿和急性炎症,这就是速发过敏反应。

预防食物过敏最好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食入过敏的食物,随着宝贝消化功能的完善,肠道发育的成熟,食物过敏就会明显减轻

同时,要及时检查食物过敏原,包括速发过敏和迟发过敏,特别是以下宝贝是检查的重点:

●6个月之前已经得过两次肺炎或者气管炎的、湿疹严重或者湿疹反复发作的,一岁之前得过3次气管炎或者肺炎的。

●1岁左右出现下颌抖动、全身或者部分不自主抖动,或者有无热惊厥。

●反复打嗝、放屁、哭闹、拉肚子或者便秘的。

●2岁前出现张嘴睡觉或者打呼噜的。

●3岁之前出现高热惊厥的。

孙劲旅

教授

主任医师

医院变态反应科

擅长疾病

食物(肉类)过敏,荞麦过敏以及各种过敏性疾病(鼻炎、哮喘、食物过敏、、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的诊断和治疗,尘螨过敏引起的各种过敏性疾病的诊治/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

出诊时间

周一下午(国际医疗部)

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长按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by/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