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新闻生食海水产品当心食物中毒
春季,各种海水产品大量上市,海虾、虾爬子、黄蚬子、樱蛤等美食丰富着老百姓的餐桌。很多人为追求海水产品的“鲜美”,喜欢生食或者半生食,口福是满足了,健康隐患也埋下了。近年来,每到春夏季,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市疾控中心)都会采集我市各县区农贸市场或超市的上市海水产品进行监测检验,曾经在青虾、樱蛤、白蚬子、泥溜、蛎蝗、咸鲅鱼等产品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菌株。同时,我市每年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也显示,腹泻患者的粪便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近10%。对此,盘锦检验检测中心(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预防因生食或半生食海水产品引发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图片来源网络)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也为嗜盐性细菌,广泛存在于海水和海水产品中,其次咸菜、腌肉等含盐分较高的盐渍食品中也有,而春夏之季、尤其夏天的海产鱼虾中,带这种病菌率可高达90%以上,常造成集体发病。该菌存活能力强,可在抹布和砧板上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存活47天。对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形态特征和“脾气秉性”,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很熟悉,多年来,中心承担国家卫计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对全市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进行监测检验,检测项目涵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等多达10余种。副溶血性弧菌在各种监测样品、患者生物样品、以及食物中毒样品中检出率均较高。
据了解,在我市,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曾经发生多起,在各类食物中毒病因中也排在前列。“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多发于沿海地区春、夏、秋三个季节,食用直接、间接被该菌污染的食品致病,男女老幼普遍易感。感染副溶血性弧菌临床表现为发病急、潜伏期短,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等。如发生中毒后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医院肠道门诊就诊。”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强调。
检验检测中心专家给出市民预防副溶血性弧菌的良招:“虽说副溶血性弧菌普遍存在于海水产品中,且存活能力强,但其不耐热、酸。在沸水中漂烫数分钟,或者用食醋处理5分钟,均可将其杀灭。所以,海产品尽量别生吃,或者用饱和盐水,或加醋调味杀菌,浸渍保藏,食前用开水反复冲洗。此外,市民在日常饮食中应防止副溶血性弧菌间接交叉污染,烹调时未烧熟煮透或熟制品(海产品、腌渍食物)应分开存置;冰箱存储食物,应重视防止海产品和果蔬的间接交叉污染,其他食物不应靠近海产品放置,且应密封保存。
(王巧琳)
盘锦日报新闻热线辽河晚报新闻热线小编:芮芮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较好北京比较专业的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by/4416.html
- 上一篇文章: 10种夏日必备懒人拌面好吃的不得了
- 下一篇文章: 时评海工商学院学生食物中毒打了谁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