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桩畸恋女学生分手后生恨,将砒霜洒进



“谁让我不好过,我也会让她不好过!”——6·18特大投毒犯李云

青春期是一个由儿童转变为成人的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三观和未来。因此对待青少年,要重视各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上的培养,对其心理健康也不能忽视。

年,郑州发生了一起特大投毒案,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多名学子食物中毒。而投毒的犯人,正是他们的同学李云。这位年仅十多岁的少女,究竟遭遇了什么让她成为投毒恶魔,甚至不惜对全校多人实施报复。

年6月18日,医院同时接收了位病人,这些病人都是年纪不大的学生。而她们无一例外都是三氧化二砷中毒。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化合物,通常呈现白色爽状,服用之后有强烈毒性,如果不即使救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而这种化合物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砒霜。警方在得知中毒学生系三氧化二砷中毒后,第一时间对学校周边的药店进行了排查。砒霜虽然是一种剧毒的毒药,但是其同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很多药店都会出售。

不出所料,在一家药店里警方得到了情报,一位名为李云的年轻女子在不久前购买了克的砒霜。而这个叫李云的女孩,就是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的学生,甚至在多名患者中毒后,她还跑前跑后帮助送同学就医。

直到警方找到她时,她也终于不再隐瞒,承认了自己下毒的行为。在警方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一脸狰狞地回答:“谁让我不好过,我也会让她不好过!”原来这场投毒案,实际上是由一桩畸恋引发的。

李云,河南南阳人,从小父母外出打工,她被寄养在一个巫婆保姆家。在经历了一段阴暗可怕的童年后,她终于能够寄宿在学校。学校中的生活,给了她希望,同时也让她对校园爱情充满了幻想。

可惜的是,她的初恋并没有一个好结果。和她交往的男孩子,在考上大学之后便和她断开了联系。而她则因为成绩不佳,只能在郑州一所专科学校就读。在这里她又遇上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庄某,一个比她大10多岁,且有妻子孩子的男人。

在和庄某交往的过程中,李云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她深深陷入了庄某成年男子所独有的温柔体贴中,无法自拔。甚至产生了和庄某结婚的念头,但是庄某却并不愿意为了李云放弃自己的家庭。

但随着两人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久,学校里传出了不少流言蜚语。某一天李云和男同学外出吃饭时被庄某看见,两人发生了争执,庄某当初殴打了那名男同学。学校为此开除了庄某,而李云也成为了无数人避之不及的扫把星。

这让原本就敏感的李云变得更加多疑,室友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够引发她的怒火。她开始怀疑整个学校都在讥讽自己,嘲笑自己。甚至连半夜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而她却将这股无名怒火发泄在了自己的室友身上。

就这样,原本还同情怜悯她的室友,也纷纷远离李云,她彻底成为一个孤独患者。但是狭隘偏执的她,却从来不认为只是自己的问题,将一切矛头归结到其他人身上后,她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行为。

为了能够买到砒霜,医院的印章,写了一份介绍信从药店购买了克砒霜。在半夜来到食堂,将砒霜投放到面粉中。第二天她还故意到食堂,参观自己的“成果”,并且假装热心帮忙送医。

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她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就一定会接受法律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李云在食堂投毒,导致多人食物中毒,其行为构成了投放危险物质罪。《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还规定: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本法第条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因此李云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虽然她是青少年,但是依旧年满16周岁。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最后法院依法对李云作出了判决,以投毒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段畸恋,酿就了一场惨案,让多名学生无辜受害。而这一切实际上都与犯罪嫌疑人李云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如果她的父母重视其心理健康,如果她在挫折面前能够顽强面对,那么或许就不会有这场悲剧发生。但是世界上没有如果,说一千道一万,李云终究犯下大错,她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d/1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