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菲特与瘤胃调控上瘤胃微生物的特



反刍动物的胃分为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其中瘤胃最大占80%,反刍动物采食的有机物质70%~85%可以在瘤胃里发酵、消化、吸收或分解。

很多时候我们会这样讲,饲喂反刍动物就是在饲喂瘤胃中的微生物。瘤胃微生物是共生在牛、羊、鹿和骆驼等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的总称。包括厌氧性的细菌、真菌、古生菌(曾作古细菌)和原虫四大类。1克瘤胃内容物中,约含细菌-亿和纤毛虫60-万,体积占瘤胃液的3.6%,其中细菌与纤毛虫各约占50%。消化代谢活动由二者共同或协同完成,且以细菌为主。

常见到的细菌有纤维素分解菌、半纤维素分解菌、果胶分解菌、淀粉分解菌、产甲烷菌等三四十种。常见到的原生动物主要是纤毛虫,纤毛虫体的大小约为40~微米,数量一般为20~万/毫升,种类可分为全毛虫和寡毛虫两大类。瘤胃微生物除有细菌和原生动物外,还能见到酵母样微生物和噬菌体。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瘤胃微生物的一种。瘤胃中的微生物即竞争又有协同,一味地强调某种菌群的多少及作用都是片面的。

反刍动物不能直接利用绝大部分饲料原料,甚至单糖。它依赖着瘤胃微生物将饲料原料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VFAs)。瘤胃中无芽孢的厌氧菌,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可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酸,如丙酸、乙酸、乳酸、丁酸等,大部分直接由瘤胃壁吸收,直接参与能量代谢,约2/3的饲料和90%的纤维在瘤胃微生物的帮助下完成消化,机体的70%能量来自于此。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内营养物质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当反刍动物采食不能被直接利用的纤维类物质时,瘤胃内相应的纤维分解酶可以将这些成分消化降解,发酵生成CO2和H2。若H2含量过高会影响瘤胃的正常发酵,而甲烷菌通过利用瘤胃中CO2和H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H4,使代谢正常进行,最终以嗳气的形式排出体外,因此,这一途径对维持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区系平衡有重要意义。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约有60%降解为肽、游离氨基酸和氨,这其中一部分被细菌利用合成为菌体蛋白质,但这个合成过程必须有能量和氨协调地供应效率才高。另一部分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运至肝脏,合成尿素。尿素的一部分进人肾脏,随尿排出体外,尿素的另一部分被运至唾液腺,随分泌的唾液再次进人瘤胃,在瘤胃中又再次被微生物利用。另有40%的饲料蛋白质原封不动地通过瘤胃而转入真胃和小肠中被消化吸收,这部分蛋白质称为瘤胃非降解蛋白质或过瘤胃蛋白质。

微生物蛋白质(或称菌体蛋白)随着饲料进人皱胃和小肠分解为氨基酸,被吸收利用。微生物蛋白提供了反刍动物所需蛋白总量的一半,微生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比较稳定,生物效价很高几乎完美,任何日粮也无法复制。

瘤胃微生物的主要机能是:①发酵碳水化合物饲料。②利用低品质的蛋白质饲料和尿素等非蛋白氮合成动物机体需要的高品质菌体蛋白质。③能够合成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④瘤胃微生物对脂肪有加氢、同分异构和合成作用。

反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厌氧环境,温度39℃~41℃,pH值6.2~6.7(最适宜的)。

青岛爱迪福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的植物提取物产品---“爱菲特/”,主要是由源自南美的辣椒在欧洲提取包被而成,并在配方中复合了调整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的植物精油,因而具有优化反刍动物采食行为、促进唾液分泌、增加咀嚼次数,改善瘤胃内环境、调节瘤胃菌群、减少酸中毒、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d/1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