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的来源与解毒方法
拉萨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oyssw.com/yangsheng/8374.html
河豚,这种被赞誉为“鱼中之王”的美味佳肴,因其高营养价值而广受食客们的喜爱。然而,每年都会有一些新闻报道指出,由于食用河豚而导致中毒的案例。这使得许多人对河豚望而却步。那么,河豚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鱼?为什么吃它会中毒?怎样才能安全地品尝河豚又不会中毒呢?本文将为您解开河豚之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河豚的命名和分类。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河豚这个名字,但可能并不知道它的正确写法是“河鲀”。河豚之所以被称为“河豚”,是因为它在受到惊吓或生气时会迅速吞入大量的水或空气,使自己变得圆滚滚的,浮在水面上的样子像极了一只胖胖的小猪漂在水上。而“鲀”字则是后人所造,主要用在分类学上,给这一类鱼类命名。
广义上,在分类学上鲀形目的鱼,包括翻车鲀、鳞鲀、马面鲀和刺鲀等都可以被称为“河豚”。但狭义上只有生活在淡水中的鲀类,尤其是几种经常被我们作为食用鱼的“东方鲀”,才被称为“河豚”。餐桌上最常见的是“暗纹东方鲀”,苏学士诗中的河豚多半就是它。
那么,河豚为什么会有毒呢?河豚体内的毒素被称为“河豚毒素”,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只需2毫克左右的河豚毒素就足以致人死亡。一只成年雌性河豚体内的河豚毒素含量,大约能让你死30次以上。中毒后会出现口舌、指尖麻木、眩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会四肢麻木、意识不清、血压下降、昏迷甚至死亡。而且目前还没有发明解毒的药,据说古人在发现中毒后会灌粪汁催吐,而现代主要是通过洗胃将留在体内的毒素去除。河豚毒素不仅厉害,而且稳定性极强,一般的烹饪方式无法将其破坏。这就让很多食客对河豚望而止步。
然而好消息是,河豚毒素并不是河豚自身就有的,也不存在于全身。目前主流的研究观点认为,河豚是通过体内的一些细菌产生的河豚毒素,而这些细菌是通过食物在体内富集并逐渐积累的一个过程。而且毒素主要存在于卵巢、肝脏、血液、眼睛和皮肤等器官中,河豚的肌肉几乎是无毒的。在日本,必须是专门的餐馆才可以出售河豚料理,而且处理河豚的厨师必须经过多年的专业培训才能为客人制作河豚料理。并且,处理河豚时有非常繁杂而精细的步骤:使用流动的水清洗河豚、用尖刀小心插入鱼皮与鱼肉之间分离、使用毛巾将鱼肉表面的水分吸干并取出鱼眼、将所有内脏小心取出不能弄破否则毒素可能会污染鱼肉等。这些步骤都是为了确保在处理过程中不使毒素进入鱼肉内部。
虽然经过如此仔细的处理,仍然偶尔会有人因吃河豚中毒的报道。尤其是在春季,中毒报道的数量最多。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春季是传统吃河豚的季节;二是春季河豚毒性最强。以暗纹东方鲀为例,它们一般在春天洄游到淡水中产卵,在繁殖季节需要在体内积聚大量的脂肪,这时候的鱼肉最为肥美。不仅产量大,而且吃河豚的人也会更多,中毒报道的数量也会更多;而且河豚的卵巢是毒素最高的器官,此时雌性河豚为了产卵,卵巢会发育成熟体积和质量都会增大也加大了中毒的几率。
#长假读书清单#那么还有没有可能安全的品尝河豚呢?答案是可以的。目前我国从事渔业技术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多年的努力将暗纹东方鲀、红鳍东方鲀、双斑东方鲀和菊黄东方鲀四种河豚实现了人工养殖,并且培育出了无毒品系。通过在人工环境中隔离外界以及使用人工饲料喂食等方式,让河豚无法获取产生毒素的细菌并进行多代选育选择体内毒素含量较少的个体进行繁殖后代体内毒素逐渐降低最终得到了稳定的无毒河豚。
年,我国原农业部出台《养殖河豚鱼鱼源基地备案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有条件放开放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正式将我国河豚鱼列入有条件开放的名单。文件对河豚鱼开放做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包括养殖河豚鱼源基地要备案养殖河豚鱼加工要考核养殖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d/14705.html
- 上一篇文章: 煤气中毒说不清住址急救医生深夜机智寻人
- 下一篇文章: 河池2人一氧化碳中毒交警开生命护送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