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食物中毒医院科普食品安



白癜风医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生活小常识

进入秋冬季,为了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安全,医院温馨提示:

1、吃新鲜食物不新鲜、腐败变质食物中有大量细菌滋生,这类食物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要预防进食变质腐败的食物。

2、注意厨房用具清洁厨房中锅具、刀具、案板等都要定期消毒。煮沸消毒最方便,可以减少用具上细菌滋生,也可以避免食物中毒。

3、食材要完全熟透剩饭剩菜中容易有细菌滋生,所以吃剩剩饭剩菜时一定要注意好好加热,杀灭细菌。新鲜食材在烹饪时一定要做到完全熟透,尤其是黄花菜、四季豆等,降低食物中毒发生率。4、避免吃不熟悉食物有些食物本身就含有毒素,比如野蘑菇、野芹菜等,如果自己对这些食材不熟悉,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引发食物中毒。

5、不要食用过期的食物。

6、避鼠虫要将食物放在宠物触不到的地方,也要避免存放食物的地方有昆虫、鼠类。

7、严存放避免食物与有毒物品放在一起,有毒物品不要用油瓶等调料瓶装,避免。

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秋冬季是人们集中制作酸菜、咸菜、腊肉、香肠等腌制食品的季节。酸菜和咸菜摆放时间长了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一次性食用过多或食用颜色过深、已变质的酸菜或咸菜,容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防止霉变粮食产品中毒

防止霉变的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产品中毒。冬天潮湿、日照时间短的地方,秋天收获的粮食容易发生霉变。霉菌毒素毒性很强、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因此对于发霉的食物,切勿食用,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医院救治。

预防毒蘑菇中毒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许多品种外观相似,肉眼很难鉴别蘑菇是否有毒,误食毒蘑菇中毒表现有:上吐下泻、腹痛、心绞痛、头晕、四肢无力,严重的表现为呼吸困难,抽搐甚至昏迷,中毒者救治非常困难,有可能导致死亡。

预防有毒植物中毒

东北常见的有毒植物有:新鲜黄花菜、发芽的土豆、豆角(未煮熟产生毒素)。其中新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食用后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口渴、咽干、恶心、呕吐等,严重者会出现血便、血尿等,尽量避免食用新鲜黄花菜。发芽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碱,对肠道粘膜有较强刺激作用,重者可因呼吸麻痹死亡,因此在购买土豆时要注意查看土豆有无发芽情况,并且购买后应低温储存。未煮熟的豆角含有“皂苷”可引起中毒,且目前对豆角中毒没有特效药,所以消费者在食用豆角时一定注意将豆角炒熟和煮透。

预防谷类发酵食品、变质银耳或木耳、薯类制品等中毒

秋季,这三类食品易引起椰酵假单胞菌中毒。一是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如自制玉米面酸汤子)、玉米淀粉、凉粉等。二是变质的木耳或银耳。三是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等)。椰酵假单胞菌来源于土壤,可能随加工原料而污染食品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酵菌酸,导致食用者中毒,椰酵假单胞菌中毒起病急,主要表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该食物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病后恢复与摄入的毒素量有关,因此在家庭加工环节应尽量规避风险,注意预防。大多数食物中毒的病人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道症状,但根据进食有毒物质的多少及中毒者的体质强弱,症状的轻重会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立即采取催吐措施,医院就诊。

“病从口入”为有效预防食物中毒,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到:

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②不吃生、冷、不清洁的食物。

③不吃变质剩饭剩菜。

④不到无证摊点购买食物或者就餐。

⑤不喝生水,腌制和发酵食物慎吃。

⑥选购包装食品时,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等包装标识。

⑦日常烹饪中做到生熟分开。

⑧聚餐时选择分餐制且使用公筷。

▌图文编辑:王菲

▌图文:蔡亚文

▌整理:兴凯湖农场党委宣传部、团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zd/1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