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聚餐“误食毒菇”引起三人食物中毒
家庭聚餐“误食毒菇”引起三人食物中毒
年8月10日晚,医院保健科电话报告,梅列区小焦有三人因家庭聚餐引起食物中毒,正住院治疗,8月11日上午,区疾控中心2名医院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年8月10日傍晚19:30左右,五人聚餐,晚餐主要食谱:炒野菇(梨菇和奶菇,下午在当地山上采摘所得)、西洋参炖猪心、洋茄、空心菜、明虾,19:40分左右,其中三人出现多次恶心、呕吐,头晕,全身乏力,当晚20:10左右,就诊医院急诊科,给予催吐、输液等处理后转本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症状好转,12号已出院。其余2人未出现症状。经调查:三人共同食用野菇(梨菇和奶菇),潜伏期短,都有恶心、剧烈呕吐症状,且食用野菇越多,恶心呕吐越明显,结合临床用药,初步诊断:疑似误食毒蕈引起的食物中毒。
建议:一是不要采摘和购买自己不熟悉的菌类;二是对自己熟悉确定为无毒菌的,不要混杂加工食用。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ys/1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夏季易食物中毒 最好现做现
- 下一篇文章: 容易食物中毒的5种常见食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