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捞吃河豚鱼中毒吃河豚鱼认准国家批准
今日话题:
近日,四川成都一网友发文称在海底捞吃河豚中毒。该网友称,4个人去海底捞新品品鉴吃河豚后出现神经中毒症状,感知觉异常,手脚麻木,头晕目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当事人描述#海底捞回应河豚锅致客户中毒#海底捞客服称,河豚都是通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使用的河豚鱼,可以放心食用,这件事目前我们已经有专人在处理了。引起此次风波的主人公就是——“河豚”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北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每年春季,河豚鱼进行生殖洄游到我国近海甚至进入淡水江河,这时候的河豚鱼肉质肥美,但也是河豚毒性最强的季节。不过,有毒的河豚指的是——野生河豚!南方沿海、沿江的人,中招尤其多——▽
0.5mg河豚毒素就能置人于死地野生河豚的“河豚毒素”源于河豚吞食的含有毒素的菌类、藻类或贝类,从而积累在体内。一般其卵巢、肝脏、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中的毒性最强。
虽然肌肉部位没有河豚毒素,但宰杀中若处理不当,内脏中的毒素有可能渗入肌肉。
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神经毒性,毒性比氰化钠强倍,0.5毫克就足以致人死亡。
不管是盐腌还是太阳晒,煎、炒、烹、炸等,河豚毒素都依然稳定。特别耐高温,要在℃的环境中加热长达4小时,才能被破坏。
人一旦中毒,会迅速麻痹人类的神经系统,出现全身麻痹、瘫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严重者甚至会呼吸衰竭而死亡。
中毒过程急速而剧烈,潜伏期只有10分钟至3小时,发病后4-6小时内就可能死亡。
目前临床上根本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医生能做的只是催吐、洗胃、大量补液、导尿等,帮你尽快排出毒素。
正规养殖河豚无河豚毒素基于野生河豚的毒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所有品种的野生河豚鱼都被禁止加工经营。
多年来,我们国家一直是严禁食用河豚的。
不过,由于太多人“偷着吃”。年9月,原国家农业部和国家食药监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豚和养殖暗纹东方豚加工经营的通知》(农办渔〔〕53号),开始允许经依法加工的养殖河豚产品进入市场和餐馆。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
规范的养殖环境对水质的控制从源头上断绝了藻类产毒的可能性。通过科学、规范化养殖,便可以得到无毒的河豚。
目前中国的河豚养殖有从育苗到加工处理的一整套体系,在这样的养殖场养出来的河豚,不会有“某条有毒”的可能性。
忍不住尝鲜认准这两个品种红鳍东方豚和养殖暗纹东方豚是国家批准人工养殖的两个品种。
来源卫健委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cs/16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请注意,这9种淡水鱼有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