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宝宝牛奶蛋白过敏



宝宝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很容易对某些食物产生异常反应,尤以牛奶蛋白过敏比较常见。通常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会出现皮疹、呕吐、腹泻、鼻炎等,严重者可出现便秘、便血、贫血、全身皮疹等症状,而无故拒奶、频繁哭闹、烦躁不安、体重增长不理想也可能是由牛奶蛋白过敏引起。

食物过敏是指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不同的脏器,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食物过敏中最为常见的,是指宝宝对摄入的一种或多种牛奶蛋白发生的免疫学反应。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对其他食物也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如蛋奶制品、海鲜产品和坚果类食物等。

宝宝发生过敏的概率与家族性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有一定关系,如果直系亲属(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无家庭成员成员有过敏史的,宝宝过敏的概率为15%左右,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有过敏史的,宝宝发生过敏的概率为33%左右,如果父母双方均有过敏史的,宝宝发生过敏的概率可达70%。

当宝宝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便秘、拒食、严重胃食管反流;皮肤症状如皮肤红疹、唇部肿胀、荨麻疹;呼吸道症状,如鼻炎、哮喘;体重增长不理想;或无故拒奶、频繁哭闹、烦躁不安等,要考虑宝宝是否为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多数为易过敏的体质,在其成长的不同年龄段常会发生特应性皮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这一现象被称为“过敏进程”。有研究表明,积极的预防诊治食物过敏有助于切断“过敏进程”疾病链,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尽早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诊断与采取饮食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宝宝将来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食物回避和饮食管理是成功控制牛奶蛋白过敏的关键。当宝宝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时,首先要进行食物回避,在饮食中限制牛奶蛋白,完全停止食用牛奶或其他牛奶制品;特别是家长要学会看懂包装上的食物成分标签,以避免使宝宝意外摄入牛奶蛋白(如奶油蛋糕、奶糖、沙拉酱等)。其次,家长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宝宝的饮食进行严格管理,采用无、低致敏性配方粉作为牛奶替代品,才能使过敏症状得到改善甚至消失。但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持续数月甚至一年以上,在此期间,若宝宝不慎食用了牛奶制品,症状反而会反复出现、迁延不愈,甚至更加严重。牛奶蛋白过敏宝宝中,有40%~60%对也大豆过敏。美国儿科学会从年起就明确指出不推荐大豆蛋白作为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营养来源;最新的年欧洲儿科营养学会儿童喂养指南也明确指出豆奶配方粉不能用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其他动物来源的奶制品(如羊奶)中存在某些相似的致敏物质(如蛋白质或多肽),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食用后也会出现过敏反应。因此,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不适宜吃豆奶和羊奶。

根据国内外权威牛奶蛋白过敏指南建议,疑似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应使用氨基酸配方进行膳食回避2~4周;若已确诊为牛奶蛋白过敏,则需要使用氨基酸配方或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至少6个月。只要在食物回避期间选择营养全面均衡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就不会对宝宝的营养状况产生影响,因为氨基酸配方或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包含所有常规婴幼儿配方粉中所必需的营养素,能提供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均衡全面的营养,可作为6个月以内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唯一营养来源,以及1岁以下宝宝的牛奶替代品。

那么什么是适合牛奶蛋白过敏宝宝食用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呢?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指针对患有特殊紊乱、疾病或医疗状况等特殊医学状况婴儿的营养需求而设计制成的粉状或液态配方食品。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饮食中一定要限制牛奶蛋白的摄入,因此,无、低致敏性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是理想的选择。除了关键的致敏性因素外,在选择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时还需要考虑其能否提供均衡营养,是否含有满足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能量、微量营养素等,如氨基酸配方和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

欢迎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by/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