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铅中毒防治常见问题答疑一



铅中毒和排铅是目前很多妈妈关心的话题。目前,铅过量摄入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而且危害很大。所以小编在今明两天将有关于铅中毒和排铅的常见问题与妈妈们分享:

1Q:铅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会经皮肤吸收吗?

A:儿童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摄入体内(约占85-90%),其次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约占10-15%),此外,可以通过胎盘和乳汁由母亲传递给胎儿/婴儿。因此,预防儿童铅中毒的关键是防止“铅从口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更要避免铅污染源。

有机铅(四乙基铅)确实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但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有机铅的机会很少,所以不算是铅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

2Q:铅在人体内如何分布的?

A:我们常把人体内铅的分布形象比喻成“一条河流和两个水库”。血液是“河流”,会把进入人体的铅带到全身每个组织器官中,全身除骨骼以外的组织是“活水库”,骨骼(包括牙齿)是“死水库”。人体组织器官和血液中的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当血液中的铅浓度比组织器官高的时候,血液中的铅就会进入组织中,当血液中的铅浓度比组织器官低的时候,组织器官中的铅就可能再回到血液中。骨骼中的铅在平时是相对静止的,只有在骨折、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或药物驱铅治疗时,才会大量释放出来,所以人体内的铅大部分会沉积在骨骼(骨皮质)中。

3Q:铅能自动排出人体外吗?

A:铅排出体外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经肾脏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二,经胆汁分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三,随着头发、指甲、牙齿等脱落而排出体外。女性还有些特殊的途径:经期可以通过经血排出少量铅,妊娠期可以通过胎盘排出铅给胎儿,哺乳期可以通过母乳排出铅给乳儿。

以从消化道摄入的铅为例,大多数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少部分铅会吸收入血液,而吸收入血液中的铅,约有一半会在一个半衰期(注:铅在血液中清除的半衰期为25~30天,在软组织中清除的半衰期为30~40天,在骨骼中清除的半衰期为6个月~20年)内排出体外,剩余一半会保留在体内,在未来几个月或几年内逐步排出体外或保留在体内。

4Q:哪些人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

A:大致可以参考下图

5Q:为什么说铅对儿童的危害较成人更大?儿童血铅水平有安全范围吗?

A:铅对人体的危害与铅暴露(接触铅)的年龄、铅暴露时间长短和血铅水平密切相关。铅暴露的年龄越小,对铅的毒性越敏感;铅暴露时间越长,血铅水平越高,危害就越重。简单说,儿童比成人摄入铅的机会和量多,吸收率高(儿童呼吸道的铅吸收率是成人的2倍,消化道的铅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排泄率低(婴儿排泄率仅是成人的1/17),对铅毒性的敏感性高(神经系统等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是主要受害者。

儿童血铅水平并无安全范围,环境铅暴露也无绝对安全范围,任何水平铅暴露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都是不利的,即使低水平铅暴露也应引起广泛重视。

6Q:松花蛋和爆米花都含铅吗?

A:传统皮蛋的腌制用了氧化铅(黄丹),工艺改良后用硫酸铜、锌等代替,但即使无铅皮蛋也并非绝对不含铅。我国目前对松花蛋的国卫标准是铅(Pb)含量0.5mg/kg。

老式爆米花机所爆的食物易含有过量铅,因为机盖的密封层用了铅或铅锡合金,甚至为了防止谷物粘着于机壁而加入了滑石粉(含一定量铅)。目前新工艺的爆米花则不(应)含铅。我国目前对糕点的国卫标准是铅(Pb)含量0.5mg/kg。

7Q:金属罐包装的食品含铅吗?烧烤和餐桌上用的“锡纸”呢?

A:食品罐头可分金属罐、玻璃罐、复合薄膜软罐三种,其中金属罐头用镀锡的马口铁为材料,而且接缝和封口会使用到含铅焊料,所以有铅污染的可能。其实只要金属罐不使用含铅的金属材料和含铅的焊接技术也是安全的,美国和欧盟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已有严格规定,我国目前对罐头食品的国卫标准是铅(Pd)含量2mg/kg。合格的食品级的“锡纸”其实不含铅,也不含锡,它是用金属纯铝制造的,铝的熔点为摄氏度,所以烧烤时析出的风险不大。

8Q:食品外包装的油墨含铅吗?

A:欧盟已禁止食品包装印刷采用含铅油墨,我国在《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中对食品的外包装纸有规定:油墨应选低铅的原料,并印在不直接接触糖果的一面,若印刷在内层,必须在油墨层以外有涂塑或加衬纸(铝箔或蜡纸)。所以,避免让孩子吮吸外包装纸。

回复或点击下方可访问亦贝安官方网站









































白癫风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by/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