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卫生系列培训食物中毒的调查
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首先应积极组织抢救治疗病人,并及时认真调查现场,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一、食物中毒的抢救与组织
1.明确诊断
食物中毒发生后,卫生防疫人员应及时赶到现场并应组织好抢救病人的工作。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检,初步确定是否为食物中毒以及可能由何种食物引起,并将情况及时项卫生防疫站报告,通知有关食堂、餐馆暂停封存可疑食物,保护好现场。
2.抢救病人
今早及时就地抢救病人,重点抢救对象是老人、儿童和重症患者,对已摄入可疑食物而无症状者也应严密观察。
(1)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为:
①排除毒物:尽快排除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
②防止毒物吸收,保护胃肠道粘膜。
③食用特效解毒药。
④促进已被吸收毒物的排泄。
⑤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2)有呕吐、腹泻、舌苔和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状出现时,要注意:
①应尽量将食物吐出,医院。
②为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而引起窒息,应让病人侧卧,便于吐出。
③在呕吐中,不要让病人喝水或吃食物,但在呕吐停止后要马上补充水分。
④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⑤不要轻易给病人服止泻药,以免贻误病情。
⑥如腹痛剧烈,可采取仰卧姿势并将双膝变屈,有助于缓解腹肌紧张。
⑦在病人腹部盖上毯子保暖,这有助于血液循环。
⑧当病人出现脸色发青、冒冷汗、脉搏虚弱时,医院,谨防休克症状。
⑨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用手帕缠绕筷子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其咬破舌头。
二、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处理
1.中毒情况初步调查
当地卫生防疫站和有关部门接到报案后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发病经过、主要临床表现、发生中毒的时间、地点、中毒人数、重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可疑食物、进食范围及发病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待解决的问题等。
2.现场一般卫生情况调查
了解餐具、炊具、用具、设备等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了解炊事员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及用膳制度等,分析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和条件。
3.现场处理
确定食物中毒类型后,针对原因立即对现场进行处理,例如:
(1)销毁引起中毒的食物。
(2)针对污染原因及时督促改进;有传染病的炊事人员应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制定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3)指导现场消毒。
4.确定中毒食物
(1)详细了解病人发病前24-48小时内进食的各餐食谱,找出可疑食物。
(2)进一步了解可疑食物的来源、运输、贮存情况、制作过程及出售中有无污染的可能。
(3)综合以上情况,经过全面分析,即可将可疑食物逐渐集中于某一餐的几种甚至一种食物上。
5.采样检验
对食剩的可疑食物、餐具及用具涂抹物、病人排泄物、炊事人员的手部等进行检验,查明病原。
6.食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置
食物中毒诊断的主要任务时:回答是不是食物中毒,时哪种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诊断是通过食物中毒调查、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三方面来完成的。食物中毒确诊后,立即提出急救方案或对已实施的治疗方案给予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对患者及时对症治疗。
7.食物中毒的总结和报告
总结内容包括:发病中毒的经过、病人临床表现、引起中毒的食品、食品被污染的原因、中毒食品及污染原因的检验结果、最后诊断以及对中毒事件的处理。
食物中毒的处理要严格执行《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做好应急救治工作的各项准备,特别是对重大食物中毒事故,要全力组织救治。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白癜风用药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yy/14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县一中学50多名学生和部分老师集体食物
- 下一篇文章: 食物中毒症状及自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