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国际社会不能掉以轻心



12月19日,在塞拉利昂弗里敦,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在中塞友好医院留观中心查房。新华社发(戴欣摄)

2014年岁末,有关埃博拉的消息照旧牵动人心: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年底专门访问利比里亚、几内亚、塞拉利昂等疫区国家;多家全球知名新闻媒体罗列2014年度十大热词,埃博拉名列其中;《科学》杂志将埃博拉疫情评为年度崩溃事件;美国疾控中心将其列为今年第一位新兴传染病公共卫生威逼

从今年3月埃博拉出血热这类罕见传染病在西非重现,到年中疫情走出非洲,在欧美、印度等地零星现身,直至岁末,经过疫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疫情减缓。与有史以来最严重埃博拉疫情的搏斗,几近贯穿了全部2014年度。

时至今日,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控制,国际社会还不能掉以轻心。此次埃博拉疫情爆发,给人类留下了很多思考与教训。

疫情史无前例

自从上世纪70年代在非洲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此次疫情是最凶悍的一次。

今年3月,当几内亚卫生部门首次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时,病毒已从该国西南部偏僻地区散布至首都科纳克里。进入5、6月后,几内亚疫情继续恶化并散布至邻国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新增病例数急剧上升。8月,世卫组织将此次疫情定性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月中旬,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认定这次疫情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了威逼。

随后几个月内,美国、西班牙、马里、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印度等地都报告了零星输入型病例或本土感染病例。

在传染病全球化时期,埃博拉迅速升级玉成球性风险。即便是医疗水平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没法幸免:1名利比里亚患者将病毒带到了美国,并连续沾染两名美国医护人员;1名西班牙护士在本土染病。虽然沾染病例零星产生,但给社会和公众带来大面积恐慌和震动,更多国家如临大敌。

到了年底,疫区国家新发现病例有所下落,但此次疫情已造成重创: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字,截至2014年12月14日,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1.8万例感染者,近7000人死亡;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告,由于疫情影响农业生产和贸易,西非疫区国家将有百万人面临饥荒威逼;联合国报告还将埃博拉疫情视为伤害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新发现病例数的下落,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掉以轻心。根据最乐观的预计,本次疫情有望在2015年春或年中得到完全控制。但由于埃博拉病毒的特性,小小的忽视也可能造成疫情反复。正如潘基文12月19日访问疫情重灾区利比里亚时所说:现在是我们加倍努力的时候,由于一个病例可以引发一场瘟疫。

科研争分夺秒

此次疫情蔓延之所以史无前例,一个重要缘由是目前还没有可以有效医治埃博拉的药物和预防疫苗,连检测试剂和方法也其实不完善。随着疫情恶化,多国科研人员抓紧研发相干疫苗和药物,与病毒的赛跑争分夺秒。

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与美国合作开发的cAd3-ZEBOV和由加拿大公共卫生局研发的rVSV-ZEBOV这两种疫苗被视为前景看好的埃博拉疫苗。

美国卫生机构11月底宣布,cAd3-ZEBOV疫苗已初步通过人体测试,可安全使用,并显示出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美国政府称,这是抗击埃博拉疫情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这类疫苗已在马里等国进行人体一期临床试验。如果实验成功,将于明年年初在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医疗人员中展开下一阶段临床试验。另外,rVSV-ZEBOV疫苗也在瑞士等国展开一期临床试验。

欧盟委员会11月初宣布,它将联合欧洲制药界,投资2亿多欧元推动埃博拉疫苗和药物研究。首批项目预计将于2015年年初启动。

不过在这场和埃博拉的赛跑中,人类起步已落后,更需加把劲。12月中旬,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报告评估当前7种埃博拉医治药物的研发情况。报告指出,目前并没有充分证据可对任何试验性埃博拉病毒医治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结论。对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医治仍属支持性医治,包括补液和减缓器官衰竭。

教训值得反思

埃博拉疫情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爆发。近40年过去了,科学进步日新月异,为什么人类应对这类多年前就已出现的传染病依然左支右绌,难以应付?

首先,战乱、贫困、医疗设施不完善、卫生知识不普及等是疫情蔓延的爪牙。西非疫区国家有的刚刚走出战乱,有的社会还不稳定,但普遍面临的困难是基本医疗服务还没有普及。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12月10日在一次埃博拉疫情高级别会议上说,此次埃博拉疫情的重灾区属于贫困国家,近年来刚刚摆脱战乱或冲突,基础卫生设施破坏严重,在埃博拉疫情爆发前,这些国家每10万人口中唯一1至2名医生,许多医院乃至缺少基本的水电保障。她特别提示,在疫区国家的重建中一定要重视基础卫生设施。

其次,由于埃博拉疫情主要在非洲国家爆发,市场和利润有限,长期以来西方医药巨头对研制埃博拉药品、疫苗和相干研究工作缺少兴趣,致使准备不足。

世卫组织助理总干事玛丽-波勒基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毫不留情地批评说:这是由于企业建立在金钱和利益市场基础上而致使的失败。埃博拉是在贫困国家里穷人生的病。在欧洲,针对基因病这类罕见疾病都会研发疗法,虽然患者人数很少,由于患者或社会保障系统会买单。但在那些非洲国家人们没钱,所以没法对企业产生刺激作用。

第三,发达国家对非洲贫困国家长时间忽视,支援不到位,只在疫情可能危及本身时才恍然大悟。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公共政治学教授比森克纳瓦罗撰文指出,富裕国家对贫困国家民众福利的漠不关心致使了此类疾病得不到重视,由于富国毛病地认为这样的传染病不会影响到它们的民众。

埃博拉疫情爆发后,中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西非国家同甘共苦。迄今,中国政府前后为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提供了总价值超过7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支援,还提供了疫区最急需的专业队伍。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不但证明了中非友谊,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赞誉。

年终也是反思之时。2014年行将过去,埃博拉疫情还没有终结,各国应继续合作努力,尽快将其控制。而这场疫情带来的教训与警示,更是值得人类长时间记取。(刘军陈勇)



















































银川最好的白癜风医院著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mrrc.com/swzdby/602.html